![]() |
![]() |
|
![]() |
![]() |
首頁 >> 專題欄目 >> 兩會專題 |
【履職一年間】如何讓國家的科技資金用到刀刃處,?他在調研中有了新建議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時間:2025-03-04 閱讀: |
原標題:履職一年間丨如何讓國家的科技資金用到刀刃處?他在調研中有了新建議 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和全國政協(xié)十四屆三次會議即將召開,。一年來,,代表和委員們訪民意、聽民聲,、匯民智,,積極履職調研。 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研究員孫東明,,是一位持續(xù)關注科技創(chuàng)新的全國人大代表,他長期奮戰(zhàn)在科技創(chuàng)新一線,,關注國家在科技創(chuàng)新方面的最新進展,。經過廣泛的走訪調研,孫東明準備將自己在“國家重大科技專項的準入機制”等方面的建議,,帶到今年的全國兩會上,。 孫東明是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他帶領團隊在半導體科學技術領域取得重大突破,,打破國外技術壟斷,。作為全國人大代表,過去一年中,,孫東明進行了十多次調研活動,,走訪了20多家中小型民營企業(yè)。最近,,他再次來到一家位于遼寧沈陽的民營科技型企業(yè)進行調研,,這家從事精細化工的企業(yè)有600多人,其中三分之一是科研人員,,是一家典型的技術型企業(yè),。 全國人大代表孫東明:全國兩會馬上要開始了,我也想帶去一份建議,,關于我們國家在重大科學專項實施過程中,,如何能讓民營企業(yè),特別是中小型的,、具有科技創(chuàng)新水平非常強的民營企業(yè)更多地參與進來,。 作為科研領域的全國人大代表,在科研攻關過程中,孫東明深刻體會到“國家重大科技專項”對于科技創(chuàng)新的關鍵作用,。近些年,,國家相關部門以及遼寧省都出臺了支持民營企業(yè)參與重大科技攻關的政策措施。而調研中孫東明發(fā)現,,遼寧省擁有科技型中小企業(yè)3.9萬家,,其中不少都有自己的核心技術,但可能會因一些技術之外的原因,,而影響申報國家重大科技專項,。 沈陽浩博集團有限公司技術部長劉洋:我們企業(yè)是產值剛剛過億這樣的規(guī)模,但是有時候在申報材料的時候,,就因為財務審計是很重要的一項指標,,財務專家可能會看我們的產值太小。 除了財務的準入門檻,,“國家重大科技專項”中資金配套的一些規(guī)定,,也讓中小型民營企業(yè)有時會面臨“項目申請下來了、卻吃不下去”的窘境,。 全國人大代表孫東明:我們知道有些專項要求“一比三”的比例,,比如國家撥款的研發(fā)經費是“一”,企業(yè)自籌的研發(fā)經費是“三”,。 沈陽浩博集團有限公司技術部長劉洋:比如我要申請一個三百萬元的項目,,往往這個配套資金達到將近一千萬元,這個額度對于民營企業(yè)來說,,拿這么多費用,,對企業(yè)的運轉來說壓力還是非常高的。 經過一年來的走訪調研和深入思考,,孫東明就“國家重大科技專項的準入機制,、資金支持方式、評價體系,、成果轉化”等方面,,形成了有針對性的建議,準備帶到今年的兩會上,。 全國人大代表孫東明:我們在給國家提出相關建議的過程中,,也要對國家負責,讓國家的科技資金用到刀刃處,,真真切切地能夠促進我們國家科技創(chuàng)新事業(yè)的發(fā)展,。 采訪中,孫東明告訴記者,,做研究員,,把自己的科研做好就行,;當全國人大代表,就要全面了解科技界,、科技工作者的現狀和期盼,,為科技創(chuàng)新引領高質量發(fā)展建言獻策。在跟隨他調研走訪的過程中,,記者也感受到他的專業(yè)視角,,和“要不斷地找到問題、解決問題”的執(zhí)著,。 |
本文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
上一篇: 【履職一年間】全國人大代表張慧——以專業(yè)履職踐行為民初心 下一篇: 【履職一年間】全國政協(xié)委員楊鈺尼:傾力守護梯田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