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首頁 >> 拉祜資訊 |
瀾滄:黨建助力青少年上好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必修課”
來源:“瀾滄組工 ”微信公眾號 時間:2024-01-12 閱讀: |
近年來,,瀾滄縣堅持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為指導,,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納入青少年教育教學“必修課”,在傳播科學文化知識的同時,,弘揚紅色精神,,講好民族團結故事。 加強和完善黨對民族工作的全面領導,。瀾滄縣深入貫徹黨的民族政策,,將“紅色文化”融入學校民族團結進步教育長效機制,確保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工作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以“少數(shù)民族雜居的鄉(xiāng)鎮(zhèn)學校為主,,各級各類學校有代表”的原則,以點帶面創(chuàng)建民族團結示范學校,,深入實施民族團結“夯基育苗”工程,。組織學生開展民族團結知識競賽、經(jīng)典誦讀大賽,、漢字書寫大賽等活動,,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融入黨日團日隊日、主題班團隊會,,形成“教育引導,、陣地建設、主題活動”三位一體的新格局,。目前,,聘任思政課特約教研員100名,建立青年思政宣傳隊伍2支15人,,成立紅領巾宣講團46個,,圍繞景邁山申遺、民族團結進步教育等課題,,促進黨的二十大精神與思政教學緊密結合,,深入學校宣講200余場次,覆蓋師生7.8萬余人次,。 讓“民族團結進步教育”與“雙語教學”深度融合,。瀾滄縣把學校作為優(yōu)秀民族文化傳承的主陣地,開設優(yōu)秀民族文化,、民族知識和地方傳統(tǒng)知識課程,,在傳承紅色基因中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加大對“雙語”教師的培訓力度,,抓好普通話水平達標工作,,把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作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要途徑,切實履行“學好用好國家通用語言文字”責任,,選派40名幼兒教師參加“童語同音”計劃培訓,,并對583名在職專任教師普通話水平達標情況進行抽檢,,持續(xù)提高學校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普及程度和普及質量。開設“石榴籽”專題,,用墻壁上的“中華民族大家庭”圖片和古今民族團結故事等內(nèi)容,,讓學生直觀感知中華民族是一個團結友愛的大家庭。目前,,全縣中小學設置民族團結宣傳欄200余個,,建成民族團結進步教育文化墻、文化長廊40余個,。 用“活動”打通各族學子交往交流渠道,。瀾滄縣實施“各族青少年交流計劃”,常態(tài)化開展“開學第一課”“石榴籽一家親”等示范隊課,,開展“中華民族一家親,童心共畫中國夢——瀾滄縣各族青少年學生共畫長卷活動”,,引導各族青少年在交流體驗和融情實踐中探索“紅色文化”鑄魂育人的創(chuàng)新路徑,。本年度利用兒童節(jié)、國慶節(jié),、建隊日,、新學期開學等重要時間節(jié)點,開展“黨章黨規(guī)進課堂”“開學第一課”“紅領巾心向黨”“喜迎二十大,,爭做好隊員”主題系列活動共40余場,,開展“清明祭英烈”“永遠跟黨走”“少先隊員紅色教育小課堂”系列教育活動160余場,參與青少年5.4萬余人次,,引導學生認同國家發(fā)展道路,,厚植愛國情感。全面落實“各族學生同班學習,、同舍住宿,、同組互助”的互嵌式學習生活模式,營造出濃郁的“民族團結一家親”校園文化氛圍,。 |
本文來源:“瀾滄組工 ”微信公眾號 |
上一篇: 瀾滄縣政協(xié):擦亮黨建工作品牌,,推動黨建與履職深度融合 下一篇: 瀾滄縣安康鄉(xiāng)市場監(jiān)督管理所 開展營業(yè)執(zhí)照年報上門服務 |